苏轼的一生,风雨飘摇,颠沛流离,他却能满腔豪情,笑傲人生。
没有粥米果腹,他就开荒种粮;没有美酒下肚,他就亲自酿造;没有地方落脚,他就搭建雪堂。
回首一生,苏轼引以为傲的不是高居庙堂的光辉,而是被贬黄州、惠州和儋州的流离岁月。
世界以痛吻他,他却报之以歌。
一如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:
“他蕞大的魅力,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,而是超出环境,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。”
仕途三起三落,依旧心系百姓。
苏轼的仕途之路,犹如一叶扁舟,随潮水起伏,三起三落。
屡次跌落人生低谷,被命运重重地摔下。
但他从不屈服,依旧微笑面对生活,为百姓谋福祉。
苏轼21岁考中进士,凭一篇《刑赏忠厚之至论》在京城名声大噪,从此踏入仕途。
人们传阅他的文章,就连当朝曹太后,也是他的忠实粉丝。
彼时,苏轼三十岁,已是风华正茂的举世文豪。
然而命运波云诡谲,世事变化无常。
数年后,因“乌台诗案”,苏轼被贬谪黄州。
因戴罪之身,没有俸禄,全家人靠一点积蓄艰难度日。
发现当地人因贫困,将孩子弃置荒野,任其自生自灭,他就带头捐款,成立“育儿会”,救活了成千上万的婴儿。
公元1085年,宋神宗驾崩,英宗皇太后摄政,苏轼东山再起。
因与太后和司马光政见不合,苏轼自请外放,远赴杭州出任太守。
前途受阻,仕途惨淡,但他却并未被阴霾遮蔽、消极颓废。
西湖满是水草,影响百姓用水,苏轼就全心投入政务,修水利,建苏堤,赢得百姓们的爱戴。
公元1091年,苏轼再回朝廷,先后担任兵部、礼部尚书。
但好景不长,太后驾崩,18岁的哲宗亲政,他疯狂打击元祜党人,苏轼再次被贬惠州、儋州。
惠州生产力落后,百姓时常忍饥挨饿,他就改良农具,教授先进的插秧技术,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。
儋州地处孤岛,文化凋敝,他就办学堂、兴教化,培养出了第①位进士。
宦海浮沉,命运的大手稍一拨弄,就将苏轼的理想抱负打击得七零八落。
但却无法阻扰他躬身为民,服务百姓,成就一番功业与荣耀。
正如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上,对苏东坡的评语:“在蕞低的境遇,活出蕞高的境界。”